2020-06-27
气体扩散层(GDL)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(PEMFC)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,其稳定性对PEMFC的性能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。以商业化的软碳纸(S-GDL)和硬碳纸(H-GDL)制备的气体扩散层为研究对象,对其进行高电位氧化和酸液浸泡加速衰减实验。对衰减前后GDL的透气系数、接触角、厚度、电阻及全电池极化曲线进行表征,揭示了离线加速衰减过程中不同GDL的衰减行为,并研究了GDL参数变化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。
该文要点:
从碳纸基材的特性出发,对以软碳纸为基底的S-GDL和以硬碳纸为基底的H-GDL分别进行高电位氧化法和酸液浸泡法加速衰减测试,该研究结果可为燃料电池耐久性研发提供参考。
该文部分内容:
气体扩散层(GDL)作为PEMFC的关键材料之一,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导电性,还应具有“导气排水”以及支撑催化层的功能。GDL通常由微孔层(MPL)和支撑层(GDB)两部分组成,如图1所示。MPL由碳粉和憎水剂制成,而GDB为碳布或碳纸,其中碳纸可分为硬碳纸和软碳纸,硬质碳纸由于经过较高的碳化温度或石墨化处理,其石墨化程度高,导致碳纸基材材质较脆,不易弯折;而软碳纸由于未经高温处理,其基材材质较软,可弯折,适宜大批量连续生产。
GDL的耐久性提升对PEMFC寿命的延长意义重大。GDL衰减可分为机械衰减和化学衰减两方面。机械衰减包括由压缩应力、冷冻/融化、溶胀和气流侵蚀等引起的衰减。化学衰减主要是由碳腐蚀引起的,在一些极端条件如启停、燃料供给不足时,可导致电池阴极产生高电位甚至反极,导致碳材料的腐蚀;同时在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,GDL长时间处于酸性(低pH)、高氧浓度的温湿环境,也会导致碳腐蚀的发生。
1实验
1.1加速衰减测试
本文采用两种加速衰减方法,即酸液浸泡法加速衰减测试与高电位氧化法加速衰减测试,前者主要针对PEMFC内部的高氧浓度和低pH条件做模拟加速衰减,后者主要模拟PEMFC启停时产生局部高电位的情况,且本文选择1.6 V进行加速衰减测试[8],随后考察加速衰减过程中GDL特性参数变化以及对全电池性能的影响。
(1)酸液浸泡法加速衰减测试:将待测碳纸置于20%的H2SO4溶液中,持续通入氧气,并于10、20、30天后取出部分样品,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,随后测量其厚度、接触角、透气系数。测量衰减30天后样品的接触电阻,并对其进行全电池评价。
(2)高电位氧化法加速衰减测试:采用双通道恒电位仪(Bio-Logic SA),在传统三电极体系(石墨对电极、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、待测样品作为工作电极)下对样品进行高电位氧化法加速衰减测试(0.5 mol/L H2SO4,N2饱和,70 ℃,1.6 V vs. RHE)。并于10、20、30 h后取出部分样品,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,随后测量其厚度、接触角、透气系数。测量衰减30天后样品的接触电阻,并对其进行全电池评价。
1.2气体扩散层表征
本研究工作对S-GDL和H-GDL进行高电位氧化法和酸液浸泡法加速衰减测试,并分别表征衰减前后GDL的相关性能参数。样品情况如表1所示。
(1)接触角测试:采用液滴成像分析仪测量接触角,为了减小测量误差,在各样品的GDB和MPL表面选取多个区域进行测量。
(2)MPL表面形貌分析: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表面形貌分析。
(3)厚度测试:采用螺旋测微器进行厚度测量,为了减小测量误差,选取多个区域进行测量。
(4)透气系数测试:采用孔径分布仪进行渗透系数μ测试。
(5)接触电阻测试:采用万能试验机测试待测样品与镀金铜块的接触电阻,测试时将两张扩散层置于镀金铜块之间,其中MPL相向而对。
(6)全电池评价:采用燃料电池测试平台进行全电池性能评价。自制阳极GDL和催化剂涂覆膜(CCM) (Nafion®211膜,阳极0.2 mgPt/cm2,阴极0.4 mgPt/cm2),待测样品作阴极GDL,按照GDL/CCM/GDL的顺序热压(140 ℃、0.02 MPa、80 s)制得膜电极组件(活性面积为5 cm2)。单电池测试条件:65 ℃,饱和增湿,0.05 MPa(表压),H2/Air(50 mL·min-1/100 mL·min-1)。
2结果与讨论
2.1接触角表征
为了更直观地反映GDL亲疏水性的变化,分别对酸液浸泡法和高电位氧化法加速衰减过程中GDL样品的两个表面(MPL侧和GDB侧)接触角进行测量。在酸液浸泡加速衰减过程中,如图2(a)和(b)所示,硬碳纸比软碳纸接触角变化平缓,GDB与MPL两侧变化幅度类似;在高电位氧化加速测试中,如图2(c)和(d),接触角变化总体要高于酸液浸泡法,其中硬碳纸的变化高于软碳纸,如图2(b)与(d)所示,MPL侧H-GDL-E的减少量(40°)比H-GDL-S (10.2°)高,可知高电位作用下碳腐蚀更为严重,进而造成疏水性变弱;其中GDB侧变化大于MPL侧的变化,GDB侧接触角减小了45°,MPL的接触角减小了25.8°,H-GDL变化趋势相同。由以上实验结果可得,和GDB相比,MPL较耐腐蚀,其原因可能和MPL、GDB的制备工艺有关。将碳粉和PTFE均匀混合后刮涂在GDB上,经热处理后制得MPL。而GDB是由碳纸多次浸渍PTFE热解后制得。当碳发生腐蚀并造成部分PTFE流失后,MPL内部的疏水PTFE随之暴露;而GDB中的碳腐蚀后,单层PTFE脱落则会导致相对亲水的氧化碳纤维暴露而出;此外,MPL中PTFE含量明显高于GDB。综合上述原因,经加速衰减测试后,MPL的接触角变化和GDB相比较为缓和。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