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海平-专任教师-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

2020-06-27

个人履历

学习经历:1976,9~1979,7 江西省宜丰先锋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初中中部1979,9~1981,7 江西省宜丰先锋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高中部1981,9~1982,7 江西省宜丰县第一中学高中(补习)

1982,9~1986,7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,学士1986,9~1989,7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研究生,硕士1994,7~2007,1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在职博士1997,5~ 1997,6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短期访问学者。2006,2~2006,5 美国Alliant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访问学者  å·¥ä½œç»åŽ†ï¼š1989,7~1992,12 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研究室(现改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010- 62003332; 邮编100088)助理研究员1992,12~迄今 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(院)教师1997,8~2004,12  病休2011,7至今  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研究员2013,5至今  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彩票事业研究中心副主任

科学研究

科研项目:主持的课题:2012.10-2013.3中关村管委会(北京市海淀区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)委托课题“中关村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效研究”(课题经费10万元)2012.03-    北京市旅游委员会委托“北京市试点发行旅游彩票前期规划”(牵头负责并执笔,协议46万经费已经支付到彩票中心)2011.10-2012.02  国家财政部综合司委托“中国问题彩民流行率及其成因研究”(经费有待落实)2010.7-2012.12  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委托课题“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大纲及新题型”(经费10万元;考试大纲已经获得论证和采纳并付诸试验)2011å¹´11-2012å¹´3月国家人事考试中心课题“我国军转安置考试考核状况调查”(咨询报告)2011å¹´2-5月国家人事考试中心委托课题“我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现状调查”(咨询报告)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(规划基金项目第3042项)“彩民购彩的心理限度:彩民购彩理性的调查研究”(编号10YJA840003,经费11万)2009.10-2010.7,数理统计课程建设与改革(北师大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项目,委托课题),2万元,陈海平主持(参与人有刘京莉、王爱平、李汉东、王丽娜;师教通[ 2009] 126号;财务处项目编号019-127019)2009å¹´4-5月国家汉办师资处【五洲汉风教育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】委托课题“外派汉语教师选拔测评数据分析工作”,5.6万元2008.12-2010.7月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暨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委托课题“北京市事业单位新进人员素质测评研究”,5万元2005å¹´1-5月心理学院委托课题“结构化面试技术在研究生招生复试中的应用探索”(经费2万元,成果为“(心理学院)研究生招生复试改革方案”,方案实施经验作为心理学院研究生招生改革经验在北师大、北航、研究生招生改革研讨会等多个场合进行过经验介绍)1997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“九五”规划青年专项课题“小学生阅读困难的认知缺陷分析与诊断”(独立主持,自筹研究经费,因病终止未能完成)199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青年项目“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简易标准参照评估系统的研究”(批准经费1.5万元,独立主持;后因病终止未能完成)1996å¹´2-6月北京市委组织部暨北京市人事局)副处(局)级干部公开招聘面试改革课题组(文件筐模拟综合测评课题组)

参与过的重要课题:2009-2013《数理统计》(相关学科基础课程项目,王爱平主持,成员有陈海平、李汉东、刘京莉、黎坚和骆方),师教通[ 2009] 126号,项目编号(财务)019-1270192009《教育心理学(公共必修课)》(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,刘儒德主持,成员有姚梅林 伍新春 李庆安 孙汉银 管益杰 孙晓敏 胡清芬 王爱平 陈海平 蔺秀云彭华茂 王芳 骆芳 黎坚 李虹 刘艳 卞冉)2007年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(第四版中国版)》修订,课题助理及北方取样组组长(张厚粲教授国际合作课题)韦氏儿童智力量表(中国版,简式,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专用工具)(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托课题,张厚粲主持,2005)1996å¹´9-10月国家地矿部付副司(局)级干部公开招聘技术开发课题组核心成员1994-1997年国家人事部公务员考录司公务员录用考试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》命题和面试方法探索课题组成员1990~1992 中央教科所特殊教育研究室“弱智儿童随班就读教育实验”(省部级课题,陈云英主持,核心成员)中国节能投资公司“人力资源管理改革”课题成员(干部选拔)   

科研成果:傅鑫媛 陈海平(2013)。关于文科学生数理统计课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。《中国教师》,2013年1月上半月版,29-31

朱凤艳 陈海平 车宏生(2013)。人员选拔方法:条件推理测验的研究新进展。《中国考试》2013(1),vol. 249,23-31.

陈海平等(2012年03月)。中国问题彩民流行率——网络调查与媒体报导案例分析(调查报告,专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综合司;调查结果获得中央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,新华社发有内参)

陈海平,刘远我,张志红(2012年3月)。军转安置考试考核调查报告(咨询报告,采纳部门为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,经由国家人事考试中心委托)

陈海平,朱凤艳(2012年2月)。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新法考试-2012预试分析报告(咨询报告,采纳部门为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,经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委托)

Yiqun Gan, Ran Meng, Haiping Chen,& Hongsheng Che (2011). 2008 Revision of the Chinese Code of Ethical Use of Psychological Test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Status, ETHICS & BEHAVIOR, 22(1), 30-41

陈海平(2011年4月)。确定问题彩民规模的困难。《彩业探索》,2011(创刊号):65-67

陈海平,刘远我,张志红,朱凤艳(2011年4月)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调查报告(咨询报告,采纳部门为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,经由国家人事考试中心委托)

陈海平,朱凤艳(2011年11月)。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大纲(咨询报告,采纳部门为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,经由北京市人事考试中心委托)

张厚粲,陈海平(2010)。心理学。《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10》,北京出版社:287-294

高芳,陈海平(2010)。企业员工职业生涯高原、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。河南大学《心理研究》,2010,3(2):72-77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陈海平,陈凤,辛南平(2009)。WISC-IV中国修订版标准化取样的施测错误。《中国特殊教育》,2009,12:78-82

王宏丽,陈海平(2009)。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需要研究——任务分析和招聘面试问题归类得出的结论。《河北大学学报(哲社版)》,2009,34(5):111-114

张厚粲,陈海平(2009)。心理学。《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9》,北京出版社:230-237

陈海平,车宏生,方平(2009)。心理测验规范管理的研究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、中国心理学会编著《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2008-2009》,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9:101-107

陈海平(2008)。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的修订及其对智力测验开发的启示。《宁波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》,2008,30(6):37-42

陈海平,王蓉(2008)。北京市公务员招录大规模结构化面试的测量学分析。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(2008年11月3~5日,云南昆明)

车宏生,方平,陈海平(2008)。《心理测验管理条例》修订的若干问题。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(2008年11月3~5日,云南昆明)

陈海平、张笑笑(2008)。人格自我知觉的准确性:自评与他评的对比试验。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报告(2008年4月25~26日,重庆)

张厚粲,陈海平(2008)。心理学。《北京社科年鉴》,心理学,《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8》,北京出版社:241-248

David Weschsler原著,张厚粲主修,陈海平等参与(2008)。《韦氏儿童智力量表-第四版(中文版)指导手册》,Pearson & 京美心测

张厚粲陈海平(2007)心理学,《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7》,北京出版社,p274~285

陈海平(2007)。言语测验修订的几个问题。2007年11月中国心理学会第11届学术大会(2007年11月开封)

陈海平、王宏丽(2007)。国际汉语教师胜任特征的初步研究用户视角。2007年11月中国心理学会第11届学术大会(2007年11月开封)

陈海平(2006)贿赂模拟情境道德风险的实验研究——风险利益和社会价值取向对群体成员选择外部合作的影响。(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)

张厚粲陈海平(2006)心理学,《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6》,北京出版社,p237~246

张厚粲陈海平(2005)心理学,《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05》,北京出版社,p255~261

陈海平(2001)人才激励的法治与人治,《中国人力资源开发》,第12期p23~24、27

陈海平(1997)我国教育科学“八·五”期间心理学研究的进展,《心理科学》,第20卷第4期,p352~356

陈海平、武欣、廖丽英、蒋培媛 (1997) 幼师统招生与委培生差异的比较研究,《教育科学研究》,第2期,p28~29

陈海平(1997)实践智力的概念与研究进展,《心理学探新》,第2期,p37~42

陈海平(1996)教育评价新方向:符实测评,《心理发展与教育》,第1期,p26~28

陈海平(1996)行为表现测评与项目反应理论的计算机应用,《心理学动态》,第3卷第2期,p37~41、12

陈云英 陈海平 彭霞光(1994)教师对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,《中国特殊教育》,第2期,p1~6

陈海平(1992)从残疾儿童的的共同特征看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,《上海教育科研》,第6期(总66),p11~14

孟庆茂; 陈海平; 杨立谦  北京师范大学少年班学生几项心理指标的测量与分析,《教育与现代化》,1989å¹´03期

【美】潘密拉·基勒陈云英陈海平编译随班就读的各种模式,陈云英主编(1993)《随班就读师资培养的初步研究》,教育科学出版社,p307~315

陈海平(1992)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教师的态度——关于弱智儿童随班就读的调查报告,陈云英沈家英王书荃主编《特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》,教育科学出版社,p91~106

陈海平(1991)从残疾儿童的的共同特征看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,《国家教委“普通师范学校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调查研究与试验”课题:第一次研讨会材料集》,p10~15

陈云英陈海平(1992)教师知识技能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(内部交流)

陈海平(1990)谈谈随班就读弱智儿童的言语语言障碍矫正问题,《教育通讯》(昌平县教育局教科室编),总第14期,第4期,p40~42

陈海平(1990)个案研究报告,《教育通讯》(昌平县教育局教科室编),总第14期,第4期,p43~45

著作:

陈海平(学科主编,2008)。《2009年心理学考研名师讲义》(心理统计学和心理测量学),江西教育出版社,ISBN978-7-5392-4988-9。(10.4万字)

【英】梅尔·安斯考著,陈海平纳新译,孙荷君关敏谦校  《课堂上的特殊儿童》(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委托编写的一体化教育师资培训教材),中央教科所特殊教育研究室印,1992 (22万字)

【英】梅尔·安斯考著,陈云英陈海平纳新译,陈云英校  《课堂上的特殊儿童:教师培训教材》(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委托编写的一体化教育师资培训教材),教育科学出版社,1993

【德】M·伍德黑特(Woodhead)D·P·韦卡特(Weikart)著,陈海平译,吕达校: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(词条),【德国】T·N·波斯特莱斯维特(Postlethwaite)主编,郑军王金波主编译(原版1988,译版1991)《最新世界教育百科全书》(The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of Education),河北教育出版社,p36~39 (约6千字)

【德】P·M·托马斯(Thomas)著,陈海平译,吕达校:中小学教育的比较研究(词条),【德国】T·N·波斯特莱斯维特(Postlethwaite)主编,郑军王金波主编译(原版1988,译版1991)《最新世界教育百科全书》(The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of Education),河北教育出版社,p40~42 (约4千字)

【德】R·H·莱曼(Lehman)著,陈海平译,吕达校: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(词条),【德国】T·N·波斯特莱斯维特(Postlethwaite)主编,郑军王金波主编译(原版1988,译版1991)《最新世界教育百科全书》(The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ystems of Education),河北教育出版社,p42~46 (约7.5千字)

【美】鲁斯特,陈海平译GRE学科(高级测验),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编《美国和日本的研究生入学考试》p36-41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1987

【美】戴维斯,陈海平译,GRE普通测验的特性,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编《美国和日本的研究生入学考试》p36-41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1987

科普文章:

陈海平(2003)过渡恐惧的认知误区,《大众健康》,总第218期,第8期,p21

陈海平(1998)文件筐测评讨论及实施要求,刘嘉林主编《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:面试考官入门》,中国商业出版社,p74~84

陈海平(1991)怎样对待心理测验,《科学画报》,第5期,p18

教学工作 时间 课程名称 教学对象 周学时 学生人数 1993.2~1993.7 心理统计 心理92级本科 4 72 1993.9~1994.1 特殊儿童心理与测评 心理89级本科 4 72 1994.2~1994.7 心理统计 心理93级本科 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