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6-19
儿童文学是为孩子未来打底色的,因此,每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身上都肩负着重任。广东儿童文学创作现状如何,有何优势和短板?如何推动广东儿童文学异军突起、繁荣发展、走在前列?
6月19日,30余名广东儿童文学界代表齐聚广州,在广东儿童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畅所欲言,为推动广东儿童文学发展、探索将《少男少女》杂志转型为纯儿童文学期刊建言献策。
创作梯队整齐,全省儿童文学作家超200人
“广东的儿童文学,在几代人的打造下,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。这是我们的一个优势。”省作协副主席、广东省小作家协会会长李国伟在会上表示,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分支, 广东儿童文学一直非常活跃, 佳作迭出。
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创作成果颇丰,《刑场上的婚礼》入选人教版语文课本;黄谷柳的《虾球传》反映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,给当时的文坛送来了春风。
90年代,广东儿童文学迎来了重要收获。郁秀的《花季雨季》更是引发了全国青春文学创作的风潮,一举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、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。
进入二十世纪,一大批优秀广东儿童文学作家先后摘取国家级文学奖项,曾小春、陈诗哥分别获得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,李国伟、曾小春、陈诗哥等十多位作家获得了冰心儿童图书奖和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。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省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作家达到200多人,阵容齐整,老中青相结合、梯次分明,已然形成一支广东儿童文学集团军。
此外,广东先后成立广东省小作家协会、1+3广东儿童文学大联盟,为广东省儿童文学创作、出版和推广搭建了良好平台。
儿童文学创作要树立精品意识
会上作家代表相继发言,大家均表示,广东儿童文学还存在着在整体上缺乏知名度,缺乏能在全国广泛流传的经典力作,缺乏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家、评论家等问题,并为广东儿童文学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。
“广东的岭南文化特色题材、开放改革题材,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创作题材,写出来会让人眼前一亮。”李国伟以曾获得“青铜葵花奖”的《摇啊摇,疍家船》为例,分析了儿童小说中岭南文化的题材优势。
广东是一座儿童文学富矿,有着丰富的、别具一格的岭南神话传说、民间故事、风俗习惯,有着丰厚的岭南文化底蕴,这些都是广东儿童文学作家十分珍贵的写作资源。
“《少男少女》改版成纯儿童文学杂志,这是广东儿童文学史的一件大事,意义重大。”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、广东省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陈诗哥指出,儿童文学作家也要关注、思考儿童文学的基本问题,例如儿童文学价值论、童年价值论。
广东儿童文学作家洪永争建议《少男少女》杂志社开辟一个头条的栏目,“这个栏目一定要发表精品,可以不限于是广东的作家,好作品都可以刊发,这样就会促进全国儿童文学作家的学习和交流,拓宽广东儿童文学作家的视野。”
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、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接下来省作协将加大对儿童文学的支持、扶持力度,推出一系列的具体举措。一是加大力度打造精品力作。二是多措并举,扶持重点作家。三是整合资源,打造新平台。四是加强儿童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家作品的推介。
“要加强联系,纵向联系中国作协、儿童文学委员会,各市县作协及其专业委员会;横向联系各出版社、研究机构、新闻媒体等,充分整合资源,有计划地推介作家、作品。”张培忠强调,儿童文学创作要全面布局,整体谋划。
编辑:白茶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
2024-02-10